雅思学雅思学校吗?
作为连续4次参加雅思考试,最后一次上岸的烤鸭,还是想说说我的经历和感受。 第一次考雅思是在2019年3月,目标分值7+,成绩6;第二次是同年8月,目标分数7.5+,成绩7;第三次在2020年1月,目标分值8+,成绩7.5;第四次是今年6月(就是昨天),目标分数8,成绩7。 虽然分数不高不低,但每次备考的时间都差不多一年左右。因为工作的原因,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所以效率很低,我也很愧疚。
从2月份疫情开始后,就一直在关注雅思考试的动态,希望尽早出分。但在经历了四次的洗礼后,我觉得雅思真的是一个“小魔王”,你完全不知道它在下一秒会给你什么样的挑战。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因为对雅思不了解,所以在某书上看了很多经验贴,也加了很多备考群,里面都是备战雅思的小伙伴,大家每天都在群里热聊,话题都很沉重——都是被雅思折磨的痛苦小伙伴。我也就这样一边看边学,断断续续准备了一个多月,就去考了第一个试。当时的感觉真得很奇妙,因为像是在通关游戏一样,每过一门就会收到一封邮件,告知你考试成绩。
当我看到屏幕上的6时,真的百感交集,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只记得当时的天气很好,我在马路旁笑得相当灿烂。 但好景不长,成绩还没捂热就迎来了一次取消。后来是因为工作需要申请学校,于是又赶鸭子上架,急急忙忙准备了第二套资料继续备考。这次我没有再看经验贴,也没有加入任何备考群,而是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刷题。也许是因为时间较紧凑,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吧,第二次的雅思成绩比首战提升了1.5分!这让我很兴奋,同时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然而,我忘了雅思是个“小魔王”——在之后的无数次刷题中,我发现自己的口语和写作总是无法取得突破。尤其是口语,明明练习得足够多,准备的答案也足够好,但总是发挥不出预期效果。不是卡住,就是冷场,要么就是答非所问。为此,我花了不少冤枉钱,上了不少贼船,听了无数套路,做了N遍真题。
最后,我咬咬牙报了最后一个名——这是疫情之后复考的第一次考试。因为我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且状态很差,我想放弃,但我又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选择了雅思。 我想告诉各位小伙伴的是,无论基础如何,雅思的准备永远都没有最晚开始一说。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找到合适的方法,那就勇敢去做吧! 祝各位雅思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