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汉人是哪里来的?
简单点说,现在的新加坡华人,大部分是福建人和广东人,还有少部分江西人。 明朝初年,中国开始移民到南洋,最初去的是马来半岛的吉打(Kedah)、吉兰丹(Kelantan)和彭亨(Pahang)这三大州,也就是现在的马来西亚东北部。这些移民主要是为了寻找黄金或者种植烟草。 后来到了明代中叶,又有两批中国人移民到马来半岛,一批是福建人,他们的祖籍地主要在泉州、漳州和厦门;另一批是江西人,他们的祖籍地在江西安福县一带。
这两批人在东南亚建立了两个王国——暹罗湾西岸的湄南河沿岸的暹罗(泰国),以及湄南河以东的洛坤(亦作“陆坤”)。洛坤的国语是华语,使用的文字是明代官话字,又称“明代汉字”或“中字”,这种书写系统一直使用到18世纪。今天的泰国华人大多拥有华裔血统。 至于新加波的华人,大多是清末民初从广东、福建两省移过去的。具体而言,就是客家人主要移民到马六甲和新加坡北部,而闽南人主要移民到了新加坡南部和西部。
目前在新加坡的华人社群大致形成了以祖籍地为界限的社区,比如在北部有“福建社”、在西部有“潮州会馆”、在中部有“琼州府第”,体现了各省华人的聚居特色。由于这些社区大都以地域来划分,因此在新加坡社会里经常可以看到“乡党”之间的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