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帝都大学吗?
以前有,京都帝国大学,旧称京大。 京都位于西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日本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明治维新至二战前,京都的地位仅次于东京和大阪。著名的京都大学(简称“京大”)便是位于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中。
1897年,京都帝国大学成立(注:并非今庆应义塾大学的诞生,后者是1920年由京都的两大私立大学——延世大学和青山学院合并而成);1939年设医科大学,改名为京都医科大学;1947年改称为国立京都大学;1966年与京都府立医学高等学校共同设立医学部,成为拥有本部与校区的独立建制机构。
1945年,日军战败前夕,为躲避美军轰炸,京大本部从京都迁往伊势湾的田中,又称田中大校。战争结束后,京大在原来的地方复员,但遭受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特别是许多文籍档案遭到毁灭性破坏,致使后来建校时有不少麻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培养战后复兴和重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原作为帝国统治中枢的京大,被定为“国民之首”,承担起培养新一代的重任。当时盟军的占领政策对日本的教育系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有私校一律改为公有,实行配额入学制;废除大学及高中考试的等级选拔制度;各大学采用学分制,统一教材,进行综合训练;建立各种专业情报网,促进学术研究等。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大学教育的质量,促进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同时也使高校更多地承担了对学生升学和就业的直接责任。
在新体制下,京都大学率先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教育质量、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京都大学更是乘势而上,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