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去哪里读硕士比较好?
余毅最佳答案
我专本连读的,也是在外省读的。 选择学校的时候最好先选专业,然后再找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因为有些学校是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但其他方面可能就不那么强悍;而有的却是综合型院校。如果你打算毕业后就业,建议你选工科类的学校,这类学校的实战技能会强些,将来好找工作;若是继续深造的话,建议你读综合性强的学校,因为以后考研可以选择本校作为目标,升学率会高一些(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还是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定)。 我就读的学校是广西某所二本学校的专科,当时选择它是因为它的本科起点高,而且这个专业(会计电算化)在这个学校是比较强势的专业。由于高考没考好,进不了本部,就只能读个分校了——虽然有点遗憾,但现在看来,这里的学习氛围、生活条件等都比预计的要好。
学费方面,由于我是读的独立学院,所以比一般的民办院校要便宜多,只是比一般公办院校稍微贵点。生活费和住宿费用都蛮高的,因为是在外地所以开支比较大,光学费和生活费每年就要一万五左右。不过能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些花得还是很值得的,尤其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老师都是手把手教,很容易就能学会。 在校期间我有去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但是需要自费,因此就没有去。在毕业那年也有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机会,不过工资很低,就1000元左右,考虑到今后就业等问题,我就选择了直接就业。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很多实践技能也还未能掌握,若是以本科学历应聘工作的话,可能机会会更少……所以现在后悔当初没坚持读完,但也庆幸自己没有在烂大学里混完三年。
如今我在一线城市工作,月薪到手有4500元,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还能存下不少钱。今年准备考取在职研,希望未来能够更上一层楼!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文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是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首创单位,是联合国国际会议译员培训基地之一。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同时,我校的英语语言文学、财政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现有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我校7个一级学科入选上海交通大学“软科”国内最好大学学科排行榜。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坐落于上海市浦江湾“紫竹”高校园区,是一所已初步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主干,法学、理学、工学等为支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高等大学,为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国际贸易和各类商务人才,被誉为“长三角人才摇篮”、“外经贸首席高校”。
3、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教学理念先进,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显著,是辽宁省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校。建校62年来,学校秉承“明德、求是、自强、创新”的校训精神,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服务需求”的办学理念,坚持开放办学、内涵办学、特色办学、人本办学,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对外交流合作以及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外语与非外语专业“双轮驱动”的高等人才的办学方向,始终站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外语教育领域前沿,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克己奉献、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的、特色鲜明的、以国际化人才著称的品牌大学,被誉为“辽宁外事人才的摇篮”和东北亚区域“国际公务员的孵化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以及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外事、外贸、外交、文化、科研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总面积9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0平方米。有旅顺和大连两个校区,旅顺校区主校区依山傍海,风景秀美;大连校区地处市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84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500余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名师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研究学科创新团队为辽宁省第二批高校创新团队。
4、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22年的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50年暂停招生,1951年合并至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1954年恢复独立建制,成立社会主义新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云南大学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成为“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2007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学校成为全国3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