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为什么要移民呢?

植韵涵植韵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4年5月,长实集团宣布投资40亿元于青岛建设一个大型港口及仓储设施。 2016年8月3日,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中锐新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位于上海浦东的“中骏·璟尚”住宅项目。据称,该项目将打造成高端公寓,并采用精装修交付。 2017年10月,长江实业旗下公司在青岛新设立两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9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等。 2018年3月底,李嘉诚旗下公司通过法人的方式将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的两个地块收入囊中。此次交易涉及的土地面积约5万平米,成交价约2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以法人身份在青岛进行地产投资项目了——2017年10月份,长江实业就曾曾以类似的方式收购过青岛一个地块。 作为老牌商界巨子,李嘉诚每一次出手都受到各界瞩目。他这次以法人代表身份再度进军内地楼市,无疑又引发众多猜想。有评论就认为,李嘉诚此番举动说明他对内地市场依然有信心,毕竟这一市场规模巨大,且潜力十足。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近年来,尤其是房价暴涨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对于外来资金的监管和管控都在加强,其中也不乏李嘉诚这样的港资巨头。此前,李嘉诚就在北京和上海撤离大量资金。此番转战山东青岛,看似是李嘉诚“出走”内地市场的最后一站,但或许也是其布局未来、巧打时间差的谋略之一。

阎丰霸阎丰霸优质答主

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只身南下,前往香港。当时,香港正处于战后初期,经济一片低迷,几乎失业。为了生存,他先是在舅舅的钟表进口批发行当了5年的推销员,后来,又在一家五金厂推销了两年,期间接触到了许多港商和船商,也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1955年,27岁的李嘉诚拿出了所有积蓄港币2万元,与朋友合伙创办了长江塑料厂。

29岁那年,李嘉诚就已经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58年,因为塑料厂管理严格,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低廉,产量高,长江塑料厂开始走向正轨。与此同时,其在塑胶原料市场上的地位也随之上升。这一年,李嘉诚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决定,他买下了长江塑料厂所在的建筑楼,将塑料厂搬到了五层楼高的大厦中,开始向上下游企业发展,同时他也正式成为了该厂房的业主。

随后几十年里,李嘉诚一路高歌猛进,从一个小小地产商,发展成为香港地产大鳄,最后涉足商业的各个领域,成为全球华人首富。虽然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李嘉诚却一直没有入港籍,而是选择保留中国国籍。作为著名的旅港大汉,李嘉诚曾表示:“如果有一天我不做中国人,我的孙子和孙子的孙子都会看不起我。”尽管大半辈子都在香港,但李嘉诚从未入港籍。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巨也是如此,直到去世前,他和儿子都是中国国籍。

然而,2006年,李嘉诚却突然宣布,自己已经移居了英国。消息一出,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一度,被很多中国人视为“背弃”祖国的行为。那么,李嘉诚为什么要移民英国呢?事实上,很多人只看到了李嘉诚的中国国籍,却没有看见,早在1987年,他就在英国购买了房产。实际上,当时李嘉诚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考虑到子女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自己的退休养老需要,但是,他却一直选择“淡化”这个事实,甚至,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是中国人。

而2006年,李嘉诚的突然“移民英国”,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当时,一方面,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需要一个更加适宜养老的地方。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李嘉诚必须为自己的财产和家人安全做准备。毕竟,他当时是全球华人首富,名下巨额财产遍布全球各地,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此时的英国,因为与中国关系友好,且有诸多利益绑定,成为李嘉诚最好的选择。移民英国后,他和家人可以得到相对安全的保护,他的财产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传承,同时,也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嘉诚的“移民英国”,其实是对家庭和中国的负责任之举。而他保留中国国籍,也充分证明了他的爱国情怀。在商界,像李嘉诚这样的企业家,确实很值得尊重和学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