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为什么热门?
1,因为市场缺钱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在印钞票,中国也是一样,央行一共发行了596.37亿国债(主要是财政部代理发行),2014年又重新启动,这是为了应对危机和刺激经济。 但是钱始终不会凭空消失,这些货币最终都会流向市场,而当前世界上能够发行的主权国家信用货币只有五个: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所以其他货币贬值其实是一种正常状态,而只有这五种能被称为“币”,也就是俗称的“五大霸主”。 除了这五种,其他的都是所谓“小众”,虽然这些小众国家的货币同样可以买东西,但是效率非常低,比如澳大利亚要搞个基建,要进口钢铁,用澳币去支付,最后可能经过无数次兑换,才把资金转到出口国;而假如美国要搞基建,直接印美元就可以购买,当然美国也可以先印美元,等到商品交易的时候再换成黄金或者是别的筹码,这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这样玩会导致本币超发,如果其他国家也跟风,那结果就是全世界一起通胀。 所以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是“一超”(美国)带“多弱”(欧元区,中日韩等)的局面。而中国作为拥有世界工厂和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自然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接一部分美国的货币投放任务。 这意味着国际资金的流入,而中国为了配合这个任务完成,必然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对接,比如修建铁路,开发房地产等等,而这些举措必然首先有利于金融行业,所以金融的火热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2,跟高校课程设置有很大关系 目前国内金融专业主要有四种:金融学(020104T)、金融数学(020105T)、国际金融学(020106TK)和国际商务英语(020107T),其中前两个是偏文科的专业,后两个是偏理工科的专业。 从本科教学来说,上述四个专业都是以金融学为基础,主要区别在于对数理要求的高低,而对金融实务的要求则基本一样,都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等等。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金融确实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只不过由于目前本科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而且理论本身又有不少交叉,所以学了金融很难直接运用,这点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