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院校哪些好?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内金融学本科教育的水平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 1978年至2004年间的金融教学与科研主要受美国的影响;2005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机和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金融学的教育和科研,力求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中心。所以这十年的培养模式更倾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
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专业的教育质量整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有很多学校开设有金融学专业,这些学校的实力也参差不齐,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金融专业院校的排名,仅供参考!
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4.中央财经大学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复旦大学 9.厦门大学 10.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学院设有金融学、财政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等四个本科专业;是新中国第一个金融学博士点,拥有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3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并在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下设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财政学、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9人,教授23人,副教授2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并有多名教师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中央财政学院所建的财政系,1996年更名为财政学院,同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经济学教学基地”。学院设有财政学、税收学2个本科专业;学院科研能力突出,在财政、税收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年以来,学院在CSSCI刊发的学术论文和被人大书报复印刊物全文转载的论文数量在全国财经类院校财税学科均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成果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共中央内部刊物、中央党报等全文采纳15次以上。1981年,学院取得了财政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财政学科中率先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84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财政专业博士生最多的学校。1998年,财政学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重点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教师占62%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1951年,中央税务学校设立银行科;1952年,中央税务学校银行科与华北大学二院银行科合并设立中国人民大学银行专修科;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银行专修科迁入中央财政学院,设立银行信贷系;1996年,中央财政学院银行信贷系更名为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财政金融系,次年,更名为金融系;1999年,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金融系及中央教委干部培训中心金融系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合并,成立金融系;2001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2010年9月,中财金融系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院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等本科专业;学院现有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财政学、期货期权、公司金融理论与实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基金管理学、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公共经济学、中国金融史、西方金融史、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投资组合管理、证券投资案例分析、数理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金融法、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70余门专业课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2名,其中:教授26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1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