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专业是什么意思?

岑生雷岑生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学”之名最早出现于1836年,源自《英使艾捷尔来中国记录》一书。书中将当时西方人眼中的汉语研究和教学称为“汉学”(The Chinese Scholarship)。而“汉学”的英文现在多作“Sinology”。 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已经能够将语言作为工具,用于侵略他国了。于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懂汉语的人,以完成对中国的殖民。此时,“汉学”开始被更多西方国家所接受和知晓。

但是,由于“汉学”这一词来自西方,所以其中必然会有西方人在其中进行定义并影响其发展方向。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下降与西学的盛行,“汉学”一词便被广为使用了。如今,我们甚至可以称其为“汉学”时代。

时至今日,虽无西方列强的侵扰,但“汉学”一词依然被许多外国人用来指代一切与中国有关的研究。而对于中国人而言,这却是一个充满了“自贬”之意的一个名词——似乎说自己是“汉学家”,就仿佛承认了自己是中国人的事实一般让人无法接受。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抗拒这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恶意的外国名词呢?原因还是在于“汉学”一词语带有“研究”的意味。而人们对于“研究”总是抱有怀疑、谨慎乃至排斥的态度。毕竟,任何一门学科若被冠上了“研究”二字,那就意味着它必须是严谨的、客观的、可被证实的……如果这门学问不能被足够尊重,那么其中的研究者自然也会被降低社会地位。

虽然“汉学”一词早已被广泛使用,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正规出版物中找到它的印迹——“汉学研究中心”“汉学会”“汉学研究院”——这些名称的出现,表明我们对这个词还是很不习惯。而我们不愿接受自己的研究成果只能归入一个“中心”“学会”或“研究院”的原因也是一样的——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努力应当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我们的成就也应当被公认为整个社会所拥有的。

蔚俊哲蔚俊哲优质答主

中国史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二级学科,偏重于研究中国本身历史。 而世界史包含国别和区域史、国际关系史、专门史等二级学科,研究外国历史。在世界史专业下面还有一个“中外关系史”方向,这才是专门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方向。因此在国外学习中国本身的历史,在国内称为“中国史”,而在国外学习别国历史,在国内称为“世界史”。

“中国学”是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和中华文化的各种现象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它以社会学为基础,综合文化、教育、政治、经济、法律、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以调查研究为主要方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