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莱大学传媒专业怎么样?
我是在泰莱读的硕士,当时想申请NUS和Monash,但是都失败了,所以就很遗憾的到了泰国。 先说一下语言学校,在泰莱语言学校上课时,我旁边的同学有雅思8分的,有6.5分的,还有3分的...3分这个同学是中国人,他来上学时,听说之前是在新加坡某大型公司当会计,因为达不到要求被辞退了(他是拿旅游签过来的);8分这个同学是马来西亚人,她本身是学英语的,过来就是为了提高口语;6.5分的同学是日本人,原来是在日本从事翻译工作,因为想去国外学习,就来到我们学校,她的英语水平我觉得是很差的。
我在语言学校的时候,外教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是一个中国女士采访的,由于语言不是很通,只听得模模糊糊,大概意思是这个中国女生是在外国留学的,现在回到自己的国家,很不认同现在的教育制度(指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觉得学生除了考试还是考试,没有自由。(这个外教应该是很公正的,因为我感觉他的英文发音很好听)。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在中国很有名的学校的两个学生的,一个学生考进了剑桥,另一个进了哈佛,他们互相嘲笑对方,因为一个说你的英语怎么这么差,另一个就说你这个中国人怎么这么蠢。(这个故事可能是虚构的和上面那个视频有关系)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语言学校在培养语言方面确实是一流的,但是你进来之后和本地人的口语差别还是非常之大。
再来说本科,我是学新闻的,在我们那届好像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他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因为我英语口语可以和他们媲美,所以就经常受到老外的“虐待”,比如把我叫成玛利亚(我名字的马来文)或者把别的名字错给我(比如把Bobby错认是我)。当然被认错也有好事,比如有一回我在校园里走,一个印度人叫我玛利亚,我以为他又认错了,就想逗一下他,就叫了一声Bobby(我的中文名),没想到他说,是的,你是玛利亚。
本科时我被分到一个中国人班,班里就有孙燕姿那一届的学生,不过他们是理科生,比我们早毕业。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华裔老师,她很友好,有时也闹笑话,有一次发邮件给她汇报作业未交的情况(用email报告作业情况是常事),她回了邮件,但是把report打成了“老”报告(在马来语里面的"r"和汉语拼音差不多,但是发英文音标时,一般发/ɑː/的音),还一再催促我,我很无奈,只好又用英文给她发了条消息,告诉她我正在做报告(她打的字太慢,我就用英文简化一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