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留学?
从历史数据来看,出国留学人数确实在逐年上升。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5.36万人;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58.98万人,3年间增长了72%。
而根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6.57万,比2017年增长了10.1%,意味着每10万个中国家庭就有近一个选择留学。 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显示,2018年度中国内地居民出国留学总人数达66.57万人,同比增长10.1%,创历史新高。
随着留学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出国留学群体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低龄化、本土生源的国际化程度都在提升。 而这背后是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在与世界接轨,家长对学生国际化的渴望日益强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在一线城市,最好的学校里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中有很多是有出国打算的。 “择校”的背后其实是“择伙伴”,学生们都想进入好的学校,与水平相当的同学一起学习,而一些国际学校采用外籍教师授课、全英文教学的环境能很好地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
除了教育模式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还有出于开拓视野、提升自己竞争力等原因。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现在是“做好职业规划,提前占位优质资源”。
对于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出国留学意味着能进入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以美国top50名校为例,每年录取的中国大陆学生总共也就几十人,这意味着能在这些学校获得学位的学生都是凭借自身实力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是各高中的学霸级别了,如果不出国,他们未来也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 但是这些学生选择了出国,因为他们想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像知乎上有名的答案说的那样——“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在大学期间,我遇到了更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的指导,这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为了继续留在校园学习,我申请了出国读研究生。虽然会面临文化冲击,会有适应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遇到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