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是怎么样的?
我是上外2019级本科生,我进来的国际班是法语系和德语系的,当时我们那届国际班的招生人数一共38个(分属两个专业),大一结束后会分别分流到不同的小班,每个小班8-10个人不等,由一个外教和一个中教负责教学。
因为刚建了新宿舍,所以大一的时候我们国际班是和汉语班在同一个宿舍楼住(国际生和国内生的宿舍都混住在一个楼里,不同楼层而已)大二才开始单独住宿。
上课期间以英语为主,外教授课用外语;课后作业、考试成绩等都是采用国外大学同类专业的要求和标准。 入学时统一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水平测试(类似四六级),根据测试成绩分成A/B两个级别,A级别的同学可以直接分级进入英语课程的学习,而B级别的朋友则需要多学一些基础部分的英语,再分班进行授课。 我们那一届国际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高考后直接填报中外合作专业的,也有录取过后补录进来的,还有高考后先出国读预科再升入本科的。总之大家的英语起点不一样,有的同学甚至没有上过完整的英文课,从字母开始学起,进度比较快的可以在第一年赶上正常进入本专业的同学。除了语言成绩,大家入学时的高考成绩也是天差地别,最高703分,最低527分,相差176分!不过经过四年学习,大家的英语成绩都很漂亮,大部分都能达到雅思6.5-7分,一部分同学还掌握了第三、四门外语。
因为中外合作项目一般实行的是学分制管理,所以在保证各门功课能毕业的前提下,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大量刷分提高GPA、准备各种申请。大三大四的寒暑假是同学们海投简历、疯狂刷经验的日子,大家都早早做好了未来出国深造或者就业的打算并为此努力着。大四上学期开始陆续有同学拿到UIC、纽卡斯尔大学等世界名校offer,最棒的同学拿到了斯坦福大学和牛津大学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