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年有多少中学生出国?
谢邀! 这个问题,我正好最近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先放一下链接。 关于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统计数字,官方几乎没有发布过任何信息。要获取准确的信息并不容易。 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些特定学校的特定班级做一些访谈和调研,再结合一些其他的信息来源,其实还是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的。 以我身边朋友的孩子为例,他们主要去的学校有华二附中、上中、复附、交大附中、延安中学等。这些学校都是上海排名靠前的重点高中。 以华二附中为例,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每年来美国留学的人数大概十几二十个左右; 上中情况类似,每年约10-20人; 复附人数相对少一些,大约5-8人; 交大附中略多一些,每年6-8人; 延安中学最多,每年大概10-15人。 这几所学校一共加起来,每年大概有40-50人。 这个数字和国内其他省市的重点高中国际部或者国际班的人数差不多(比如武汉的外校国际部每年约50人左右),但是比北京重点高中的出国人数要多很多(如人大附ICC每届只有30多个学生)。
我们再来看看前几年各大媒体曝光过的“超级高中”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数据。深外每年从高一起开放托福SAT课程,让学生提早准备出国留学,据说90%以上的学生都能申请到美国Top50的大学。虽然学校宣称不会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出国,但据我们了解,每年大约50个左右。 和上面几个学校相比,深外算是比较“低调”的了…… 因为没有看到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这个50人的数字也仅仅是我们的猜测。
除了上述学校,还有一些学校的个别班级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比如民办复旦附中的FPA(复旦国际课程中心)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40人左右的规模,每年几乎全部都能申请到世界 Top50 的大学。 而像复旦三中、控江中学等一些普通初中的学生,如果想要考好大学的国际课程,往往需要拼死拼活地抢UIC(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名额——这所学院由于地域优势以及作为中外合作大学在体制上的灵活性,录取的要求会比上面那些学校低一些,而且由于只有2000人的规模,相对于很多国际学校来说,升学率也非常漂亮,达到100%。 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去的是UIC这种小尺度、精英化教育的学校,和上面那些学校的学生以后接触的人群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