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艺术与文化有哪些?
首先强调一点,无论是英美还是欧洲艺术,没有所谓的“体系”这种概念。因为艺术是表达情感和理念(信仰)的而不是计量单位。当然这些所谓的体系或者流派都是后人根据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的艺术创作的特征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概念。
比如你说到的波希米亚,实际上指的就是中欧,在这个区域中有很多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受中世纪神秘主义影响很深。 另外说到殖民地,其实很多所谓“西方的艺术”都是在“殖民地”期间产生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殖民地”的国家大量掠夺原材料(象牙、茶叶、丝绸等等),并且把当地原住民的人口和资源拿来开发自己国家的经济。所以“殖民地”这段历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世界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的一个延伸。
因为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但是人口增幅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此在这期间,各国都在疯狂的掠夺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并且在“本土”大肆修建各种基础设施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也就导致了在那两个百年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同时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各行各业出现了饱和甚至过剩的现象,因此大量的白人脱离了农业和手工业,开始涌入城市的工厂寻找工作,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暴增又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为此各大资产阶级国家都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治理”城市,其中就包括在1857年建立的巴黎世博会以及后来的各类博览会,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各个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文明”(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以此来激励后进之人。 而早期去殖民地的白人大多是以拓荒者自居的,他们不仅具有强大的武力值,而且普遍拥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当地的文化以很大的冲击。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在写西非塞内加尔的美术史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况,该国的传统美术当中有很多关于“阿拉伯人入侵”的作品,比如说下面这幅《胜利者的旗帜》: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拉斐尔·努诺(RafaelNunez)是一位来自西班牙殖民地的画师,他的作品当中有很多类似《胜利者的旗帜》这样反映“征服者视角”的作品,这跟他在殖民地的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在殖民地期间,白人处于食物链的上游,而当地原住民的地位则很低,因此在白人眼里看原住民就像在看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一样,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而这种视角恰恰被拉斐尔·努诺很好的融入到了他的绘画之中,成了他创作时的默认设定。例如他是这样画法国人的: 同样他也是这样画西班牙人的: 甚至是这样画自己的葡萄牙祖先的.... 所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生活,其实都没有所谓的“体系”这样的概念,我们只能从历史的进程中去找寻它们发展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