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拿大的历史是移民?
16世纪之后,欧洲人开始大规模移居北美洲。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Puritan),他们乘船前往美洲建立自己的“基督王国”;而另一批则来自法国,是追随路易十四的法国胡格诺派新教徒,他们希望在新大陆获得信仰和财产自由。 到17世纪初,英国人在北美已经建立了13个殖民地,其中大部分是在大西洋西海岸建立的。这些殖民地在地理上被称为英属美国(British America),其居民被称为美利坚族(American)。
加拿大在那时还只是一块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被称为“加拿大荒原”(The Canadian Wilderness),没有受到殖民者的青睐。因此直到18世纪中期之前,还没有任何英国人或法国人将他们的殖民地扩展至如今的加拿大境内。
1745年,一位名叫罗伯茨(Robert Roberts)的英国人驾驶着一艘名为“切萨皮克号”(Chesapeake)的三桅帆船从弗吉尼亚湾进入魁北克以南的圣劳伦斯河,成为第一个探索加拿大内陆的欧洲人。几年后,他的同伙发现了蒙特利尔岛,并给这座未来城市的中心地带起了一个新的名字—Hochelaga。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这片“未知之地”,但这里仍然被看作是“加拿大荒原”的一部分。
18世纪下半叶,西欧的人口爆炸引发了“旷野恐慌”(the Great Famine of 1740-1741),无数农民从欧洲大陆涌入北美,寻找可供开垦的土地。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德国和荷兰,他们首先占据了美国西南部的土地,然后向四方扩张,将原来只属于印第安人的荒野变成了英帝美国的版图。
到了19世纪初期,加拿大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英国移民所占据;与此同时,美国人继续向北进发,与英国人争夺土地。1812年至1814年的美英战争中,双方为了抢占地盘,曾在加拿大东海岸大打出手。虽然最终和平解决了争端,但却为加拿大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两国边境地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二战时的战壕、碉堡等军用设施,以及许多以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