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在哪里?
1、帝国理工学院简介
帝国理工学院(英语: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又称伦敦帝国学院,全球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在多个大学排行榜中,帝国理工位列世界顶尖。其科研资金主要来自英国政府,是世界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帝国理工在几乎所有工程学科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在地球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理论科学及工业工艺等相关学科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十。其就业中心每年为1200家雇主提供5000个职位,以庞大的校园为基础,为英格兰东南地区最大的经济实体。
2、帝国理工学院位置
帝国理工在英国有三处校园,共占地125英亩,主校园设在伦敦中央,有两处毗邻的分校地点,分别位于南萨里郡的赫尼奇(Henley-on-Thames)和剑桥郡的巴汉尼奇(Brewhouse Hill)。泰晤士河将帝国理工一分为二——北岸为主要校园,南岸则是新建的科技园区。
3、帝国理工学院规模
截至2018年,全校学生人数为19,400人,其中博士生占32%,全球102个国家的学生在这里求学,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36%。2016/17学年,58%的科研收入来自来自欧洲科研预算、FRESH、和帝国研究基金。
4、帝国理工学院科研实力
帝国理工学院位列2017年英国大学研究预算排名第2位,拥有2,300名研究人员,其中院士650人,研究人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10。2016年,帝国理工大学获研究经费5.187亿英镑,研发实力排名世界第11位。
在人文与社会学科方面,帝国理工学院有11个研究中心和多个专业研究机构,其中帝国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AC)和研究基金会的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中心(RUSI)分别排名世界第5和第7。生物、气候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拥有14个研究中心,是欧洲最大的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工程科学院设有8个科研中心和12个研究中心。
5、杰出校友
帝国理工学院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就拥有3,700多名毕业生。不少政要、学界、商界、艺术界人士均曾经在此求学。较为著名的有:马化腾,马云,李彦宏,张一鸣,陈肇始,梁振英,郭永棋,朱民,李政道,丁肇中,李开复,曾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司司长陈菊,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副局长区国林,中国农业部原部长孙奇,中国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美国前驻联合国联合国大使蒋梦麟,原韩国总统金泳三和前韩国总统朴槿惠,新加坡知名企业家、南洋理工大学原校董吕建华,新加坡国父李光耀、韩国首席经济指导者李弼旭、立陶宛前总理阿尔杰姆·沙曼诺、俄罗斯联邦工业和商贸部长安德烈•柳比莫夫、原伊朗石油集团副总裁卡琳•贾希德等。
当今的中国移动董事长、腾讯主要创始人、香港主申请人为马化腾。2017年,马化腾在帝国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时透露,其导师是帝国理工学院理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的邓志鸿教授。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回到帝国理工学院攻读计算机。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头条科技董事长张一鸣,爱奇艺创始人、董事长龚宇等知名企业家均毕业于或曾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