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际班还是直接出国读高中?
从2006年起,我国开始试点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培养适合中国就业市场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到现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历史。在试点试点初期,我国对于这类教育模式的认可程度并不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很少有家长选择。但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且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选择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家庭在逐年提升。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为10.8万人,每年毕业生人数1.2万人;到2021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2.8万人,每年毕业生人数1.5万人。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家长与学生的诉求点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或是提高孩子将来的就业竞争力。但对于这类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合办的国际化班学习前景,家长的认知普遍比较模糊:即便这些学生拿到了海外学士学位,但国内认可度很有限。
从实际情况来看,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能考上国内重点本科线的学生。但即使这些孩子到了本科阶段,依然会因为语言等问题,与外国同学存在差距,毕业后在国内外就业都没有很好的出路。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监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开展以来,一直处于无监管状态。即使是现在,主管机构也只是要求项目办进行报备。其实即便报备了,也无济于事,因为没人监管,没人咨询,根本不存在甄选、淘汰、优中选优的问题。
(2)名不副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着国际化的旗号,但事实上却是国内校方贴牌办学,所谓国外高校合作方,只是挂个名而已。
(3)学历认可度低。虽然学生拿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正式学士学位,但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都认可度较低,甚至很多公司根本不接受这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毕业生。
小编建议
如果想出国读高中,可以办理留学,参加国外的入学考试,申请国外的高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