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学校的区别吗?

迟璇紫迟璇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港校读书近5年,从本科到硕士吧。 感觉最大的区别还是体制上的不同。

首先说教学风格,其实我觉得这个跟学校关系不是太大(特例是港大),主要还是看老师。我遇到的老师都是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因此上课气氛往往比较活跃。比如我在港大的金融课程里,有门课叫做“投资分析”,这门课除了最后需要写一个长一点的解答问卷外,其他作业都与现实中投资的情况类似,比如要模拟建立基金组合、每个月写一份简报等等。老师给分也是比较宽松的。

但是有的专业也不是这样,比如中文大学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就特别严格,每个作业都给分非常高但也很难拿高分。 再者就是考试方式的不同。大多数的港校都是以考卷为主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部分课程会加入口试或者小论文,但大部分还是考卷的形式。而内地的高校,则是以课程论文和小论文为主,考察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为考试的题目类型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对比分数的高下。 但是从考试的难度来说,我认为是港校难于内地院校。毕竟香港的英文教材不是盖的,很多词汇和表达方式跟大陆有着明显的不同,想要理解和掌握并不容易。另外由于语言的问题,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容易出差错。 而内地的教材则是中文表述,尽管也存在一些晦涩的地方,但如果认真读下来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如果理解力不够可能会找不到试题的考点所在。

其次说说校园生活。 港校的校园生活是开放且自由的。除了一点——学习必须靠自己。无论是授课内容、考试形式还是平时的作业,都不可能有人手把手的教你该怎么做。因此对于很多没有自学的习惯的同学来说,港校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港校,不存在老师监督着完成功课的作业,没有老师盯着考试,一切都需要靠自觉。 然而虽然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港校学生都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我见过不少同学因为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模式而在中途退出。

厉涵冰厉涵冰优质答主

以浸会大学为例,授课型硕士一般分为两个学期(1年3个学期);研究型硕士则是三个学期。 其中授课型研究生会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但是每个专业对学生的选课要求各不相同,有些是必修+选修一共十几门课;有的则需要修满45-70学分不等的专业课程才能毕业。 研究型研究生则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学生需要自行选择导师并和导师商量确定研究课题方向。然后从导师那里得到关于研究方向的指导和建议。如果能在申请时已经定好研究方向,并且找到合适的导师那就最好不过了~ 不论怎么样,都祝题主好运啦!(๑•̀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