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独立原因?
先回应一些问题,新加坡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法律上也不是英国一部分),历史上从未属于中国管辖,所以中文名字是沿用古代马来文名称“Singapura”翻译过来的;而英语名称Singapore来源于马来语“Singa Pura”。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人口560多万人,是亚洲地区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小岛,却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经济仅指上海一市就超过新加坡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
那么这样一座小岛为何能崛起呢?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要冲,是该海峡中唯一由陆地延伸入海洋的港口。 众所周知,在工业革命前,世界海运主要靠风力推动帆船行驶。天然良港对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比如今天的旧金山和伦敦。而新加波不但有天然的避风港,还可以停泊大型船只,这为外国货轮停靠提供了便利。由于马六甲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更是控制着亚欧非航线的战略要地,因此新加坡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价值。
从地图上看,新加坡犹如一个楔子,插入马六甲海峡咽喉部位。又因毗邻马拉西亚半岛,犹如一座横跨两山的桥头堡,因此也被称为“海上巨堡”。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外,新加坡还有另一个优势 ——它不像印尼一样是一个群岛国家,而是一个离大陆最近的海岛,这使得其可以集中使用本国人力、物力资源来发展经济,而不像印度尼西亚那样受到群岛因素的拖累。
为了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并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电子、金融、航运等支柱行业迅猛发展,使得该国经济实力大增。2014年,新加坡人均GDP达到53486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33万元),居世界第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