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怎么有华人?
先摆明一下身份,我是香港人,在新加坡读的中学,大学,因此对两地的情况都算熟悉。 这问题好笑吗,新加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华人都是福建人和潮汕人后裔。 讲真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也很惊讶,因为我觉得只要是中国人就是华夏文明同根同源,大家都是炎黄子孙。
事实却根本不是这样。 新加坡的华人可以分为新加披华人(当地土生华裔)和移民华人(30年代后移民至新加披的汉族人)两大类。这俩群体的文化差异非常大。 先说新加披华人,虽然他们自称是华族,不过他们的祖先却是来自南洋群岛的华侨,在明清时期下南洋从事垦殖业。这些华人大多来自广东潮汕地区和闽南语系地区,例如福建泉州和漳州,广东汕头和潮州。由于这些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这些早期移民的文化保留了相当多的中原文化和汉语特征。
新加披华人普遍上都比较尊敬中国文化,对儒家思想也较之移民华人更加推崇,在节日和文化上也更有代表性,如元宵庆花灯、龙舟竞渡、拜孔子等。 至于移民华人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祖先大多是30年代以后下南洋寻求生计的汉族人,来自江苏、浙江和江西等地,因为这些省份在民国时期是比较穷的,所以这里的人外出寻找生计也比较多。
这些人的英语通常都很好,与英国人交流没有障碍。他们建立的社团很多,如同乡会、商会、行业公会等等。这些社团很活跃,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他们有自己的祠堂庙宇,传统节日也会举行祭祀活动和文艺表演。当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更西化,结婚仪式也多用西方婚礼形式。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那这些人在学校里学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很遗憾,在新加坡所有公立学校里一律使用英语教学,即使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也是用英语进行教学。
私立学校会有一些中文课,不过教学内容也是很新加坡化的中国语文和中华文化。 所以题主说的新加坡“一衣带水”其实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新加坡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