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美国专业?
选择专业这件事儿,可真是玄学又现实。 说是玄学,是因为专业的选择真的是非常主观的。 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同时,人们对不同专业的认识也是不客观的。 比如,我在选专业的时候,我的父母觉得我数学不好,不适合学经济学,于是让我学了计算机(他们的认知里,计算机是个不需要多少数学就能干好的“文科”)。然而,我并不喜欢计算机,我觉得自己最适合学经济!但事实是,我虽然学了计算机,也拿到了硕士学位,但是我对编程真的没兴趣,在写代码的时候常常抓耳挠腮、痛苦不堪……而如果我学了经济,现在可能也不喜欢。因为选择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你选择了A,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B。
因为主观性比较强,所以选择专业这事儿也非常考验人的性格特质。 如果比较优柔寡断,那就可能需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如果你自我认知较充分,那也可能没那么困难。毕竟,最难的选择莫过于两难的选择。如果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那么选择起来反而更简单一些。 不过,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可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1. 考虑未来发展。即这个专业将来可以从事哪些职业?这些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注意,这里说的未来职业发展并不是仅限于本科或硕士阶段的一个职业。而是说这个专业毕业5年以后、10年以后能够做什么。)
2. 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既然专业学习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那么在选专业的时候也应该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了解一下该专业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它是否在短期内会让你觉得很痛苦?这些学习内容是否是你喜欢的?
3. 多方听取意见。既然专业和人生一样,都是复杂的系统。那么在做决策时,也应当尽量多方面听取意见。尤其是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当然,也可以选择信任专业人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