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如何拿placement?
作为在四大做过par, 在顶尖美资银行做过mgr的学姐(目前在美国某top高校读master),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题主,placement不是“怎么拿”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拿”的问题。 先放结论,对于非target school的非target专业且没有实习/课外活动经历的中国大陆学生而言,能够拿到一线大厂做数分/modeling placement的概率小于1%。能拿到二线大厂或是ibd,sales&trading, consulting等岗位的概率大概等于1-5%。能拿到顶级投行,四大,美资银行这类机会的概率大约等于0.5-2% 首先,要知道美国求职和中国的最大区别就是美国人更加倾向于proactive, 所以当你看到800个人申请同一个岗位的时候,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只需要一个人。因此会有那么多人投简历并不代表着这个职位的竞争程度就高。相反有些公司甚至还没有到final round就会把offer给发完...所以不要怀疑这是不是骗纸。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但是在美国这就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然后我们来谈谈所谓的"target school"和"target job"的问题。对于美国的公司来讲,他们更倾向录取来自以下学校的毕业生:
1. 高水平文理学院(例如威廉玛丽,维拉诺瓦)
2. 综合性的名校(如哈佛,哥大,宾大) 的非target专业(例如我本科毕业的学校UW是我申请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学校之一,因为我的专业是education, 而他们只愿意给一个硕士offer,于是我把他们给拒了,最后去了另外一所在加州的名校,虽然它的排名比我的本科校低一些,但是在该专业的排名却比我的本科校高很多)
3. 较差的文理学院以及综合性的名校(例如罗切斯特大学)的target专业(为什么说是较差呢?因为这些学校的排名其实不高,但是在某些专业的排名还是不错的,比如罗切斯特的金融专业就在前列) 有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当然最好不过,如果你恰好又是他们的target match,那成功率当然是高的可怕。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幸运可以遇到这么完美的匹配。对于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能拿到个像样的实习或者参加个靠谱的项目才是关键。
以上都是对于留学生而言比较难拿到的位置。如果留学生的目标是这些位置,那么请你在你的本专业上花足功夫。否则的话,转专业的难度和风险都会给你带来毁灭性打击。 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我们只能去争取比我们的同学更有优势的位置。而上面的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