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名校博士取决于什么条件?
首先明确一点,“考上”这个目标本身就不公平! 因为每个考生的基础不同、能力高低不一,所以没法给出一个衡量标准说“考A校的博士需要达到XXX分数/排名/资格才能获得复试机会”…… 毕竟,别人是“小跳步”,你却是“大跨步”;别人复习3个月就够,你却要加班加点多努力几个月甚至更久…… 这种情况下如何能以一个“统一标准”去对比评判呢? 但是既然题主提到了这个问题,想必应该是基于现有的标准条件下(如学历、学校、成绩等)如何让自己有机会争取到一个名额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1.确保硬件条件的达标——这是前提 如果打算读博深造,那么在读研期间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自己能达到报考学校的要求。一般学校都会有招生目录(网上搜某某大学202X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即可),里面会写明该专业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报考要求等信息,一定要仔细研读! ——比如有的学校会有这样一条要求: “考生本科期间必须拥有学士学位且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论文答辩” 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报考某个高校,那么在研究生期间请务必注意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答辩的安排,保证在申请入学的时候能够顺利拿到证书(否则可能连学位证都没有,真惨...)
2.争取外力支持——锦上添花 已经满足报考要求了?太好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得优势地位,也就是怎么才能被导师选中收为学生。 这个部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个人喜好,俗话说“缘分天注定”——可能你的条件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甚至非常好,但老师就是不“电亮”你,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但是,凡事都不是绝对,有时老师也会“反转”,当然几率大小因人而异。 所以,在满足报考要求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提前联系老师并得到认可肯定是有好处的——“先入为主”总是好的! 不过提醒一点要注意:联系导师需要真诚但不谄媚,谦虚但有主见。
另外,在初试结束后尽早联系导师也是必要的,因为老师会提前打探到初试成绩(通过学生的初试成绩判断学生大致水平是导师们惯用的手段之一),如果这时看到你发的邮件,可能会比较留意你的信息。
总之,只要你足够优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