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歌学生怎么处理?
香港教育署去年6月曾发出指令,指定11所中小学及幼稚园将国歌列为第一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在升旗礼及节日庆典时唱国歌。至今约半年时间,香港3所中学已接到学生投诉国歌被修改,即国歌声中奏乐部分被删减。
大公文汇报今日发表教育专页文章的叶德伟指出,教育部门作出这个决定,原本希望培养儿童的国家意识,但他们没有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他说:「香港人国家观念薄弱,缺乏认识,甚至很多青、壮年人都不知道国歌的歌词和旋律。把国歌列为第一课外活动,只会给小朋友增加压力,甚至引起反效果。」
何敬镛强调,教育署未作出检讨或公布研究进度前,不宜将学校处理国歌声的操作程序通知家长。陈旭恒在信中回应指,学校不会向家长解释任何修改国歌的决策过程;若家长认为学校有任何违法或渎职行为,可上告教育署。
被删减的部分为:女:把我们的血肉筑成长城,让我们怀着满腔热忱,奔赴疆场,捍卫祖国母亲。男:哪怕血染征衣毫不起,也似星火燎原无法抑,誓将顽敌根除净,还我北中国。女:碧血长空报国志,男:长城万里奋英雄。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勇敢的心,去对抗那无情的战火。这歌声飞过了时空,飞过了世代,唤醒了沉睡在历史记忆中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虽然只有短短六句话,但里面所含的文化意涵、对仗工整、符合旋律要求,又不影响孩童的理解程度,何敬镛为何一定要删减?叶德伟则指出,要求儿童在不懂事时学会分辨国、家事是本末倒置。他又指出,国歌是不能容忍被亵渎的,但不能让孩子只记得旋律而忘记了歌词;若只为了符合韵律而删减有教育意义的歌词,对儿童来说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