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考啥?
德国的综合性大学(也就是U型大学)一般设四种学位:Bachelor(本科),Master(硕士),doctor(博士),PdD(哲学博士)。学生要先学习通用的基本课程,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学分后,可获得Bachelor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多需要在专业领域继续研究,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没有硕士及博士学位者也可直接申请,但需通过学校面试。PdD一般申请较难,为德国特有,为科研型学位。
一般大学的考试大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考试准备(Vorbereitung),考生在教师所给材料中复习,准备考试;第二阶段为考试(Pruefung),即正式考试;第三阶段为考核(Aufnahme),即在考试前或考试时,考核人员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参加考试的准备及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成绩点”(Noten)来表示,1点为最差,6点为最佳。考试成绩按3:2:1的比例计算平均成绩。计算结束后,还需对每一位考生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是否有成绩异常者。
考试难度较大
与我国的高考制度不同,德国大学对学生在中学时代的学习成绩和考级情况并不了解。入学考试是学生能否进入大学的基础,因而考试范围很广,基本上覆盖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理科课程。考试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需要分析式答题,有时则需要写论文。对于本科入学考试,除了学术水平以外,还要求有健全的人格品质,报考医学、牙医和药学的人还要进行相应的从业人格测试。不过,虽然考试难度较大,但德国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很难,因为它的基础是教育平等和自由,所以,只要有了意愿和一定的准备,就可以进入高一级学府进行系统的学习。
考试形式多样
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大学入学考试分为两类,即普通考试(AllgemeineGesamtpruefung)和专业考试(SpezielleGesamtpruefung)。前者针对所有专业,后者针对学校特殊专业。两类考试均分为文学、语言、史地和经济四门课程,每门考试100分钟,总分400分。学校根据四门课的得分计算出总成绩,原则上须在350分以上才有资格被录取。不过,由于每年的出题情况和考生成绩都有差异,所以学校会预先划定一个分数线,以便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