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读高中好吗?
高中这个词,在德语里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全称是:“Gymnasium”。在中国,高中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德国,却是高等教育的前站。只要从小学经过4年的苦读,成绩合格的毕业生都可以进入这里就读。德国人把这里视作通往大学的必经之路。所以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中国学生进入德国大学本科做预备,二是为德国学生进大学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特点
德国高中同中国高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参考书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下面作一点简单的介绍:
中国高中课程:分文理科,每个学生只能选一门课。学生一般只学一本书,但文科书的内容比理科多的多(大概有7、8本),所以,文科要学得非常精,理科只要懂大意就可以了。课堂学习占90%,课外学习占10%。教材基本上是课本,几乎没有参考书。每门课平均下来,每个老师只能给学生讲课45分钟。作业量也少,考试占总成绩的30%-40%
德国高中课程:必修5门课,学生可以选4门。学生基本上是同时学4门课,老师讲课的平均时间为1个小时,课外时间和课堂上要做大量的课后作业,考试的分数占总成绩的60%-80%。文科班学生的作业比理科班学生的作业要少,因为理科学生的作业多集中在实验和数学上。
教学方式
中国的老师讲课,德国的老师不讲课,他们只就某个话题提一些建议,或者引导学生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他们非常注重让学生去读和看(阅读课本和阅读课外资料)、听(听老师讲和听广播、看电视)、说(与同学交流),只有很低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才会体现在书面作业上。中国的高中老师往往只有到学期末才出题,德国的高中老师每堂课几乎都有练习题。他们对学生课堂上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对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考试方式:中国高中学生主要靠记忆和分析,题都是标准答案,只有对错,没有错误答案。高考前的复习,比的不是学生们真才实学,比的是熟练程度。德国高中学生主要靠理解,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只有相对正确的答案和相对错误的答案。在考试中,不仅要考对书籍的熟知程度,还要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德国传统的高中教育是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它基于以下两点:1、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在学科范围内);2、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提出不同深入程度的问题,并予以正确的解答(在学科范围内)。所以,一位好老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个差等生变成优秀生,也可以把一个好学生调教得成绩平平。这固然是德国高中教育推崇的个人专门化发展的基础。缺点是好的学生进步的潜力小,差的学生可能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