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大学都有什么要求?
语言大学有哪几所?最近,有媒体报道,在外语类院校中大翻译学院和上海翻译协会联合举办的“2014上海青年干部外语演讲比赛”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姚梦君同学以《新时代,新挑战,新青年》的主题演讲获得了第一名。这是一所什么高校呢?我们查阅学校资料,发现:“西安外国语大学原名西安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3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显然,这次获得第一名的同学,就读的是国内最好的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
其实,除了西安外国语大学,我国有7所外语类本科院校,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学院(隶属于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和山东交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然而,上述8所高校还只是“普通高校”,我国最高级别的两所外语本科院校是北京语言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被誉为“中国第一语言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本科高校。学校继承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教育,形成了文、理、经、管、工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格局。该校已经培养出了30多位国内外语言学者和一批语言类国家级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历史悠久,是复旦最早建立的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复旦大学外国语学校,创立于1956年。1986年,复旦大学又成立了外语系,将英语、俄语、德语、日语4个系并入外国语学院。2000年5月,原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也整体并入外国语学院。2010年,原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学英语系也划归外国语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对外法语专业开始招收海外学员。2013年9月,外国语学院又新增了翻译和翻译学研究中心。应该说,这是我国高校实力最强的外语学院。
其实,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知名高校采用了“外语+XX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诸如:北京理工大学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保送生,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西欧法语班……不一而足。从近年来各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这类“外语+XX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很是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少年壮志不言愁,时代新人勇担当。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如何传承、怎样担当,这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青年学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