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当交换生有什么好处?
不少学生在读完大学后,想要出国继续进修,但又不能获得奖学金,只能出低薪打工。而国内一些企业的招聘广告中,也以招聘硕士、博士为条件,吸引海外归来的留学生。鉴于这样的大环境,不少高校也意识到交流生对本科生的重要——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不少学校对本科学生推行海外院校交流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潘晓燕介绍说,学校自2009年起开始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合作举办国际贸易课程,学校选送学生前去念书,毕业后获得中国大学本科学历和英国学士学位。由于学生需要在两个不同国家完成学业,最终获得两个不同国家的学历,这个项目的性质决定了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协调两边的课程。
为什么选择英国?
“英国是一个人文大国,在英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学校,包括剑桥、牛津这些顶尖的学校,我相信去英国读书的学生,最后的选择是在这些有名的学校里面读,他们可以选择有名的专业,这个对学生的教育和今后的发展都很好,但学生要花比较多的精力去平衡两边的课程。”潘晓燕表示,“如果希望去名校的话,美国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可能学校要求修的课不多,学生有很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如果安排不好时间,可能不能充分利用时间。相反,英国学校要求比较多,学业压力可能比较大。”
她解释说,“海交会”的项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对于非2+2模式的学生,学校会挑选一些有出国的潜力或者有一定特长、爱好和英语基础的学生,选送他们出国学习。这些人回来以后,学校会安排他们到一个指定的公司去实习。第二,那些已经选择2+2模式的学生,他们大一下半学期就已经出国了。这些学生往往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学校安排他们的课业比较宽松。“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安排也不一样。”潘晓燕说。
为什么选择“海交会”?
学校为什么要举办这个项目?学生从这个项目中得到了什么?潘晓燕说,在“海交会”举办之前,学校有出国留学的培训项目,学生要去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学习英文,后期还要考托福、gre等等,所有花费加起来至少人民币20万元。
“我们举办这个‘海交会’,就是希望能够把学生这些海外进修的费用降到零。因为我们是教育部批准的首家‘海交会’培养基地,学校可以安排他们读国内本科的同时,又去国外著名大学交换学习一年,所以从成本上讲,这是最大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与国外大学有协议,学生如果被淘汰或不愿意继续学习,学校可以安排他们去那些大学的中文中心学习,所以,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保障。”
潘晓燕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共有36名学生参加了这个项目的留学阶段。“学生得到的好处很大,他们不仅学习了国际化通用的学科知识,接受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能力,增加了实践的经验,开阔了国际的视野,塑造了国际化的理念和胸怀。有些同学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博士阶段的水平。”
“这些得到实惠的学生,有些去了美国读博士;现在有40多人去英国纽卡索读本科。根据学校的统计,去英国的这40多人,有30多人要去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