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怎么计算良好?

农远旭农远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有学生因为成绩不佳而无法进入理想的专业,那么请一定不要气馁,因为gpa是一个不错的衡量学生的能力的办法,gpa怎么计算良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gpa为3.0是数学系学生平均成绩的一般水平。

大部分数学专业的gpa合格线为3.2-3.3分(满分4分),有资格获得数学学士学位。专业成绩排名为前50%-75%的学生一般为gpa3.0,但是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的gpa也在3.0左右。

gpa分数计算:

1.按照考试得分与学分比来计算:各门课程成绩乘以其对应的学分,然后将所有成绩加以总和再除以总学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计算平均成绩,即总评成绩。

2.按照考试得分除以考试满分来计算: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计算学习成绩,不适合用于计算平均成绩,因为计算的平均成绩会偏高。例如:某学生的某门课程考试满分100分,得其成绩75分,那么其学习成绩等于75/100×100%=75%。这种方法计算速度较快,但是易受成绩低分者也影响平均成绩偏高。

各系(院)、指导教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年成绩(包括必修、选修、限定选择、指定阅读等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活动),于每学年初由任课导师(导师组、任课老师)依据《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登记表》(附件2)统一填写、签字后,交系(院)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和教学副主任审批。系(院)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教学主任对成绩进行审核,对明显错误填写的情况,有权纠正。学生成绩经系(院)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教学主任审批后报教务处学籍管理科。

各系(院),研究生培养单位:

学生毕业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30%)和课外作业(20%),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小论文、课堂讨论和平时作业等;课外作业主要由毕业设计(论文)或专业学位论文以及课程设计等组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质量标准中应明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

上述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考生成绩=考试成绩-成绩(含客观题和主观题)的60%。课程结业时进行实践环节考试的学生成绩=考试成绩/考生成绩1-考生成绩100%(含客观题和主观题)。

教师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考核和记录学生的课业成绩。课程考试的答题要求和形式应具有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特点、专业方向要求以及知识能力水平的考查,突出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中一般应有客观性试题,其数量不超过试卷试题总量的50%。主观性试题要按照重知识、重能力,轻体系、轻概念,形式灵活、答案不拘等的原则命制。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教材、辅助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的,需写出说明书,说明书中应明确所使用的教材或参考书的具体顺序号和章节号、明确的起止页码以及引用的内容。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或专业学位论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论文提纲或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报告、论文摘要和结论等应予以记录。课程设计的工艺性作业、设计说明书和测试报告等应予记录。

相关学科专家应按合理回避的原则参与学生学籍异动(包括毕业、结业、休学、复学、转学、转专业等)的相关考核和评定工作。考核与评定过程中的相关建议或意见,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所在系(院)提出。系(院)根据专家意见与学生个人情况,对是否同意其异动给出处理意见。教务处于11月统一汇总审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