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中考吗?
要考,但和国内不一样 日本的初中是9年义务教育(国中),但是高中只有3年(高1-高3) 而且高中也没有高考,升学完全看各所高中的成绩排名,然后按照这个排名来录取学生。所以高中只有三年制是很正常的。
而国中(初中)阶段除了考试有入学考和每年一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之外,还有学校内部的排名,这个内部排名的计分方法没有公开过,但是据说是和期末考试成绩(占一半比重)以及平时的表现(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情况、值日情况等占剩余的一半比)。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在日语水平达到N1以上的同时,如果能在日本取得还不错的初中学校(比如重点校)的录取通知书那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能够自然融入优秀的班级氛围中并和同学们一起竞争,为未来的考上理想大学打下良好基础。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以自己为例,我的同学里有很多人小学初中都是在日本人排前十的学校里就读的,但到了高三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想报考哪所大学时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人希望可以去东京大学这种日本人心中的顶尖名校,也有人想尝试一下报考位于京都的大学,比如京大,师大等,还有人目标更低一些,希望可以在地方国立大学里挑一个专业。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在最好的学校里学最好的课程,大家的目标却差这么多呢? 我总结了一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日本初中阶段的评价机制和我国完全不同。
首先,在日本如果被评上了优秀生的话可是大有好处的——在学校里可以不用参加任何社活(社团活动),而社活可以说是占用了学生们大量宝贵的时间。优秀生还有机会获得各种奖学金或是免去部分学费的机会。对于日本的学生来说,只要能考进尖子班并且保持在尖子班里的名次就有机会得到这些实惠;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只要能在同来日本留学的同学中拿到好名次就能享受到这些待遇了。对于日本学生(包括外国留日学生)而言,能否考上好的初中意味着是否能够轻松地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这又直接决定了今后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因此日本初中升高中考试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的小升初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