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移民外国?
因为很多人对于中国的未来不抱有希望,或者抱有很少的希望。 中国是一个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体系,而不是西方的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社会体系。 这个结论从我国的高考制度就可以看出来——只有出身于“寒门”的考生才有机会读名牌大学;而即便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只要你的家庭不是富甲一方,那么在名校里你永远都是最卑微的那一个,因为你没有钱去铺路,哪怕你人品再好,天赋再高,老师也永远多喜欢家境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更容易成事;如果你家没钱没势也没前途,那好,你就该在高三努力一年,争取考个好一点的大专,毕业后找个工作,早点挣钱,为家里分担压力。 当然,你要说那些穷得叮当响的人也能读名牌大学,我也没意见,只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做科研或教师,要么就回到你贫穷的小山村,过一辈子平淡无奇的生活。
那么现在中国又有几人有能力让自己的下一代摆脱这种命运? 我认识不少移民海外的人,他们有的人是企业家,但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白领而已。他们在国内的收入不高不低,够花但存不下钱。 他们选择移民是因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拥有更公平的人生起跑线,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朝一日能成为博士、教授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们知道,这种梦想在中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实现。
于是他们选择了移民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乃至欧洲,因为他们知道,尽管这些国家的政策也不见得比中国好多少,但是总有一个机会是留给他们的,那就是他们比中国人大约多两代人的奋斗就可以让他们的子女过上相对优越的生活了。 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富人干的事,穷人不会移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正在成为移民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