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博士读三年?
这个和学科及学校有关,一般情况下文科类(除医学)的博士都是三年制的,理科类的一般四到五年不等,至于医学院的,基本就是五年起底,极少数可以六七年甚至更长。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 拿我们学校举例,文科类的研究生基本上三年就可以拿下,比如哲学(仅做举例,并不是说明哲学容易学啊!),历史学之类的,基本都是三年。但是理工科就另当别论了——以计算机为例,一般来说要四年以上,而像电子信息、通信这类稍微“热门”一些的可能还要更久。原因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工科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实在是太多了,导致同一个学校和不同学校的工科研究水平差异并不大(除了那种牛逼到爆的学校,比如中科大,清北之类。但这一类学校本来就太少太少了)。所以本科生或者基础薄弱的硕士想在这个方向上有所突破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长的积累过程,而三年的培养周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够用了。如果加上一个辅修专业或者双学位证书,那时间更是来不及。所以很多人选择在本科时候多修几门课,先拿到一个毕业证再说(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保研的名额内)。而对于那些申请出国读研的人则更方便,因为国外的硕士一般都是两年制。
总之,现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原来四年制的专业也改成了三年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但是一般而言理工科都是比文社科要长一点的。还有一类是职业导向型的研究生,这个不论多久能拿到证书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至于到底应该读几年,那就看个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