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和电子哪个专业好?
这两个专业差不多,现在基本上电气工程已经包括了电子,电子专业主要是指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现在电气方面的基本都可以找得到工作,至于那个好要从自己的兴趣下手,自己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2003年前,全国共有82所高等学校(包括工业大学、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电子专业888年增加了3所,专业点49个,在校生18945人;在119所高等工业学校(不含工业大学、科技大学和大学分校)中,有66所开设有电气类专业,专业点308个,在校生137942人89年增加5所,专业点21个,在校生8204518年两个专业在校人数总合达到了338217人,这在改革开放20年来是空前的;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有77所设有电子或电气专业,点199个,在校生73627人92年增加了3个,专业点59个,在校生28559人。从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始连续制定了七个《高等工业学校专业目录》,除1988年的第三个目录中没有电子专业外,其他均将它列入其中,且要求各个学校必须培养。
当前我国所培养的电子人才主要是在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都比较薄弱,不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迫切需求高层次、综合型人才的要求。为了响应政府“振兴软件产业”的号召,培养软件工程方面的毕业生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近几年许多高校陆续开了软件工程方面的专业。从1985年全国仅4所学校开设软件课程,到目前有300多所学校,10多万人的规模,给当今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国的工业体系还不完整,电子整机没有形成国际竞争力;集成电路设计能力薄弱,封装测试技术落后;电子材料工业也是薄弱的环节。以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535.5亿美元计,占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贸易总量4.9%,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弱势。从国内产业的对外依存度来讲,一方面我国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另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海外投资建厂也日益加快,以2002年计,已有101家国外生产商在我国投资设立182个科研设计和生产企业。可以看出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转移。据测算,到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6万亿元,相当于当年美国电子产业总产值(8500亿美元)的5、6倍,平均每年增长12.8%。
“加入WTO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与世界各国更加开放地竞争。”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卢山说,“我们正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我们的产品既满足国内需求,也面向国际市场。”面对跨国公司的冲击,国内的计算机软件与信息系统集成商已经开始向经营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并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根据对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未来十年趋势的调研分析,联合、重组、上市将成为未来十年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式。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容量将比现在增长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