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丁学院在哪?
从1990年起,英国皇家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及其附属机构“雷丁学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土木工程挑战赛(International Student Challenges)。比赛旨在向全球青年工程师推介一些影响广泛且意义深远的工程话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强化他们的工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从1999年开始参加该比赛。2005年,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和长江水利学校组成的中国代表队,首次在同一天内包揽了该比赛的两个竞赛项目冠军。
2007年,北京大学的“海丝”团队(Bei-Hai RTA)获得比赛设计赛的亚军(年度最佳学生工程师奖)。
该赛事的设计赛聚焦于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巨大水利需求。参赛队伍需要设计一个能满足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包括可行、经济、美观、实用,并且能够产生最大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方案。
“海丝”团队通过调研发现,“因西南干旱,滇中引水工程上马;因金沙江水能,白鹤滩水电站开工”。而这两项21世纪初的中国最大水利规划都位于京昆高速两侧。为此,“海丝”团队规划了一个“京昆高速水带”方案:在新蒲溪建坝成湖,利用天然湖泊和人工隧洞发挥调蓄功能,为昆阳和东川两城提供更加符合生态、旅游、就业等需求的供水服务;结合水旱两用浮桥将昆阳和东川两城相连,并布设若干渡船停靠点。该方案兼顾了供水、交通、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的需求,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该团队还意识到,方案不仅有益,而且很有“戏”。京昆高速是一条东乌至西川的“中国结”,在它的两侧,分布着祖国辽阔土地上的最多数民族。这条横断山脉,东西走向的长城,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分界,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分水岭。而位于其两侧的城市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及思维方式。要在这条高速上建设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挑战无异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过,“海丝”团队的方案因为“切水,不沾水”而获嘉职校的“哪吒队”命名。
该赛事的竞赛时间正赶上2007年7月西南大旱持续恶化的时候。在赛场外西南大部分地区仍然缺水的情况下,“海丝”团队凭着对水利的激情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从容应战,最终取得了该项赛事设计赛的一个亚军。2008年4月,当嘉职校的熊磊、徐佳东、郭泽华三位同学为“哪吒队”收集材料的时,奥运圣火正在北京熊熊燃烧。在赛场上,“哪吒队”还看到很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朋友,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正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佳东后来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关于大学时代的一段经历,他感触颇深:“通过这个比赛,我不仅结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个学校的才华横溢的同学们,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许多专业外的知识,交到了许多朋友。这也是我清华大学求学期间的宝贵经历,对我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