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可不可以只读二年?

从朗杰从朗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中学生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相当部分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杀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心理承受不了巨大的学习压力。有的一上课就难受,有的一进教室就恶心。一些学校为此就出了一个怪办法,这类学生可以只读高一、高二年级,到高三时不复习,直接进入高考备考。

这是不是学校为了使这类学生不连累班级、年级的平均成绩而采取的“排毒”行动呢?我认为不是,而是学校出于一片好心,帮助他们避过挫折,顺利走过高中时期,早日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

但是,这对这些人来说,会是个好的结果吗?不会。因为,没有比这更不公平的事了。本来这类学生从知识接受能力来讲,比一般学生学得要慢得多,好不容易开了窍,投入了学习,可仅仅一两年的学习,又让他们回到从前。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宝贵的高二、高三两年时间浪费在消化高一的知识上,并无形中增加心理压力,同时由于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拉大,使自信心和自尊心进一步受到损伤。可以想像,以后的岁月对他们来讲,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中学生有厌学情绪,是一个令学校、家长极为头痛的问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认知发展,即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也就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具体思维。具体讲就是,从小时候的动手操作,到抽象的数学证明,再到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中学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都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解决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于尖子生来说不是很难,而一般学生由于智商等因素又觉得很难。当然难,是相对来讲,关键是要坚持,坚持不通才会厌学,而有些学生是三分钟热度。

一个学生从厌学到爱学,最重要的是找到学习的源头,即兴趣。有三个方面容易找到兴趣:一是自己有什么方面的特长或爱好,把这门学科与特长爱好联系起来;二是学科和日常生活联系,找到它用的场合,感到它的重要性;三是找到学科间的联系。

另外,注重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现实生活中,总有学生觉得学好数理化,毕业后用不上,就学不通,学不懂。所以,就一定要把它们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当然联系得越多越好,最好是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来教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听教师空洞无物的讲解。有些课,教师讲不下去,就无法讲课,学生就更不用谈了。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